亲,欢迎光临183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83小说网 > N次元 > 快穿之男配不掺合后,女主遭殃了 > 第175章 重生为野神,他靠功德成神(3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重生为野神,他靠功德成神(34)

养蚕工坊和织布工坊建得不大,刚好够两个村庄的女子上工。

“那边还有绣花坊,不过还在训练期间。我们都是选了比较有赋的女子。”

到这里,卢秋收忍不住感慨,还是时间太短了,很多东西都没弄出来。

要不是,有苟大富这个好心人,怕是...什么都干不了。

“嗯!”

卢九章抬头看向整个村落,在田地之间有村民在忙着地里的活计。

“十月了,冬麦都长了出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今年的芦花村确实好过,先不三月种下的作物在文喜公的庇佑之下,收成是以往两倍,绝对能欢欢喜喜地过个年。

......

......

周回站在新修的庙宇之上,看着山窝子里的村庄。

他决定了,将山窝子里的村庄打造成一个王国,让他们彻底成为自己的管辖地。

他目光落在其他村庄面前,除去莲花村和芦花村亮了起来,其他村子也有些许星光。

等他们正式供奉他后,便能将眼前的区域全部点亮。

“还是太慢了!”

周回现在的力量需要更多的功德和香火进入下一个阶段。

所以,卢秋收他们的动作还是太慢了。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神庙,虽被布遮住了,但他还是能看得十分清楚。

原本的庙依旧存在,重新修建了围墙和屋顶。

在神像前面是供台和香案,再往前走,里面是长桌和长凳。

这是卢秋收准备的会议室,日后议事便在这里商量,这样都不会担忧安全和保密程度。

原本的院门被封闭,左右开着侧门。

在左侧门有厢房,专门放置游街神像等物。

右侧门也有厢房,但是庙祝住的地方。

在左边厢房前面前面便是花园,右边就是鱼池。

再从两边绕前去,便是大殿的入口,里面是庄严又肃穆的神像文喜公。

周回满意地点点头,他们还是做得不错,看看这样貌还是有自己几分英俊。

......

......

时间来到了,文喜公庙揭幕庆典,卢秋收,卢九章,连长庆和苟大富一起揭开了文喜公庙的真容。

村民们都热烈地拍手鼓掌,满眼都是兴奋之色。

“今日,文喜公庙终于落成了!在文喜公的庇佑之下,我们生活安宁,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卢秋收在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都没落下过。

其他村的人满是满腹疑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你们开什么玩笑呢!

你们忘记了三月到六月的时候蛇虫肆虐的样子了?

“唉!文喜公不愧是真神啊!秋收的时候,我家稻子都比去年增长了两倍!”

“是啊!在文喜公的庇佑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听九章成武师了!”

“什么?九章成了武师?难怪他会上台参加揭幕。”

本来大家还对卢九章能上台的事情,有些怨言,结果呢!人家都是武师了。

只是,为什么九章突然就成了武师?

在旁边看热闹的其他村村民都震惊了?什么稻子是去年的两倍?

卢九章成了武师?

这......这是在吹牛吧?

他们都看向了卢九章,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他们好奇,这卢九章怎么就成了武师呢?

【敬祭于文喜慈安大帝神座前,伏惟神明,英灵赫赫,护国佑民,永垂不朽。文喜公诞于酉鸡农历十月初一,公之圣德,庇佑我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居乐业。今特备牲牢酒醴,鲜花果品,恭祭于公之案前,以表敬意。】

周回听着他们的祭文,忍不住恍然。

前世,他也尽力庇佑他们,也不曾得到这样的祭文。

看来,还是得多读书,因为这祭文都是苟大富花钱在镇上找人写的。

神祭之日,周回自是要赐福。

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因为在芦花村确实有几个不错的少年。

“文喜慈安大帝!没想到啊!直接晋级成了大帝。”

周回又想到了祭文中的大帝二字,忍不住摇头,这些村民真是实诚。

“文喜慈安大帝绕村巡游,庇佑我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居乐业。”

卢秋收了这话后,锣鼓开路,马夫驾车,文喜公开始游村了。

因为卢秋收办得盛大,周围村子里的人都到了芦花村来。

其实,他们进来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像稻花村的村民,她们都觉得芦花村很温暖,不像稻花村那般阴冷。

像梅花村的村民,他们则觉得芦花村的农作物生长得很好,空气也比其他地方好很多。

在山窝子里面,除了莲花村和芦花村之外,还有稻花村,梅花村和梨花村三个村落。

五个村落要是联合在一起,肯定是个很大的城镇。

在游神队伍之后,便是那些村民,一个个欢喜高胸跟在他们的身后。

终于游神在芦花村中游了一圈后,直接回到了文喜公庙前。

卢秋收,苟大富,卢九章和连长庆四人站在最前面拿着清香,准备敬香。

后面的顺序是芦花村,莲花村,再后面便是稻花村,梅花村和梨花村混合队伍。

“敬!”

卢秋收发话后,众人开始敬香,其他也跟着敬香。

敬完香后,从左到右才是将香插在香巢之郑

一排排进去插香,等所有人都放完后。

一道道金光从文喜公庙中飞了出来,分别打在了卢九临等饶身上。

芦花村和莲花村已经习惯了,可是其他三村的村民直接震惊了。

“神迹!神迹啊!神灵真的显灵了!”

“原来真是这位文喜公救了我。”

张桂兰哭了起来,她没想到真是这位文喜公救了自己。

“必须将文喜公请回家中去!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也能得到文喜公赐福了?”

“做梦呢!你以为谁都能得到文喜公赐福?你看看莲花村那位吗?他叫连其秀,为了给娘子玉娘请安,在文喜公求了许久,还为文喜公亲自刻神像。”

“不仅如此,在知道芦花村得到文喜公赐福后,他不但没嫉妒,还带着他的娘子玉娘来到绣坊教学。”

“看到那位了吗?他叫卢九临。独自带着人去到了青石县,为我们村赚来了五万两,让我们有钱建庙。”

“呵呵!还不是遇到了苟老爷这个‘大好人’。”

“这是凭本事好不好!如果不是九临哥路过那边,文喜公能帮他驱邪?”

“也是哦!文喜公会庇佑信徒!听啊!文喜木串和文喜神像都能让文喜公降临。”

“屁!你得不准确。应该受到了文喜公香火供养,又供奉了七日的文喜木串和文喜神像才行!其他的是不行的。”

“是啊!别被骗了!只有在文喜公庙中请的才有效果,其他是没效果的。不过,还是芦花村文喜公庙才是最强的。”

“是呢!之前苟老爷就带着儿女在文喜公庙前求了。听那驱邪效果是杠杠的。”

“还是得文喜神像,那效果比文喜木串更强。”

周围的人都心思活络了起来,特别是三村的村长,必须请文喜公回到自家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