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183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83小说网 > N次元 > 贵女二嫁 > 第131章 妄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现在终于和离了,该想想婚姻大事,我给你挑了一个人选,这人就是周先生的孙子,叫周延,他很符合你的条件,家里人口简单,为人豁达有主见,虽然年轻但此次编书出了不少力。”

“他如今二十二岁,原本有一门亲事,结果因为流放这门亲事作罢,这些年他心里念着人家姑娘,又因为流放到这里,所以一直没有成亲。”

“如今他已经想开,想找位能干的贤内助,正好你跟周延的妹妹见过,他妹妹很喜欢你,就在他耳边提了你,他听了对你很满意,向我打听你的情况,我看他是真想跟你过,就跟他了你和离过的消息。”

“他虽然意外,但是很快又找上我,他是被退亲的,又到了这般年岁,希望找个贤内助好好过日子,不在意你曾经和离过,你要不要找机会见见这个周延?”

安静,很安静。

崔知意皱着眉头没话,好讨厌这个话题,好讨厌嫁人,好讨厌别人要娶一位贤内助。

明着要一位贤内助就明家里事儿多,需要来一个人帮忙。

周家她是知道的,家中人口简单,可事儿不少。

她见过周夫人,虽然不是个难相处的,可嘴巴有些不饶人,起过周延那位退亲的姑娘,把人家姑娘的很差,人家姑娘耽误周延。

她不爱听这话,什么叫人家姑娘耽误周延。

人家姑娘有的选吗?周家流放,就算是族亲都躲着,何况只是一个亲的姑娘。

三书六礼都没完成,仅仅是亲,离结亲还远着呢,遇到这种事躲远点是正常的,总不能省去中间的流程嫁过来跟着流放。

就是人家姑娘愿意,姑娘娘家也不愿意,为人父为人母哪里肯眼睁睁送自己闺女去流放的。

道理大家都懂,周夫人却总人家姑娘不好,她听了那些话有些不喜欢跟周夫人。

“你让我想想。”

眼看崔知意情绪有些低落,崔瑾没再什么。

他知道现在不是这事的时候,可周延不错,长得不错,能力不错,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家庭简单。

在他能接触到的人里面,周延是各方面条件综合最好,最重要的是人家不在意崔知意再嫁之身。

兄妹俩谈话没避着楚晏,此时其他人吃好已经走了,他还在陪着崔瑾酌。

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话,更没想到崔瑾会想撮合周延和崔知意。

周延这人有真才实学,品行不错,此人编书有功,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圣上寿诞赦免的人里面会有周延。

只是周延野心不,立志回京城。

若是崔知意嫁给他,势必要跟着回京,到那时不可避免会跟穆家人碰上,也会跟其他夫人姐碰上。

届时崔知意将面对无数异样的眼光以及闲言碎语。

除此之外周夫人满心满眼都是这个儿子,一旦儿子因为崔知意遭受一些嘲讽和闲言碎语,就会不停抱怨,甚至骂人。

楚晏瞧向崔知意,看见她眉眼低垂喝着酒,眉眼间带着愁容。

一杯,两杯,三杯……

眼看崔知意虽然口口喝着酒,好像没喝多少,可喝着喝着就没停过,已经喝了不少,酒气已然上脸。

“别喝了!”

眼看她又准备倒酒,楚晏一把夺过酒杯,连酒壶都夺了过来。

被夺了酒杯的崔知意看着楚晏,心情有些郁闷。

她没醉,脑子是清醒的,清醒地难受着。

她就像陷入一个怪圈,不愿意就这样接受现实。

崔知意看着楚晏,看着这个二十八了还未成亲的人。

离开前安置院那边的许多姑娘想要打听他,摆明了是对他感兴趣。

她离开两个多月了,回来时却听奶娘楚晏不知道跟那些先生了什么,之后那些姑娘没有再打听过楚晏的情况。

很奇怪,楚晏为什么就是不成亲?

崔知意想着想着已经完全忘了自己酒杯被人家夺了去,脑子里想什么嘴里就了什么。

“楚大哥你为什么不成亲?”

话一出口周围突然安静,就连崔瑾都安静下来,眼神落在楚晏身上。

来到云州之后很多人都跟他打听楚晏,尤其是各种政策下去之后,那些受益者简直视楚晏为救命恩人,好些姑娘都想以身相许。

可楚晏拒绝得非常干脆,甚至没有给出理由。

楚晏手里还拿着夺过来的酒杯,结果被崔知意这样直白一问,问的还是他很抗拒的话题。

换成别人问这个问题,要么不回答,要么敷衍,可对上她的眼睛时,敷衍的话不出来。

多年前楚家遭难,他亲眼见证了什么叫从云端落入深渊。

楚家的姻亲少吗?不少。

人人都姻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结果这些姻亲最先下手。

他的叔叔,他的伯父,他的父亲,哪一个不是被他们的岳家放弃。

母亲,婶婶,伯母都没有得到娘家帮助,先后死在狱中,死在流放途中,成了弃子。

那时的楚家没有一对是圆满的,共患难的身体扛不住,病的病,死的死。

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什么共患难都是假的。

如今的楚家举步维艰,身后没有任何靠山,没有任何人帮扶,他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跟别人联姻,更没有精力处理联姻后续。

况且他还有崔瑜。

一旦娶妻,崔瑜的身份就会变得敏福

世家女不会允许崔瑜这样的存在,本身很聪明,将来会对孩子造成威胁。

而他不能娶一个身份太低或是眼界太低的人,不仅帮不了他,还会拖累他,严重点会被别人利用成为对付他的利器。

——

楚晏最后还是没有告诉她为什么不成亲,一场本该是庆祝她顺利和离归家的晚膳,最后在沉默中结束。

喝了酒后有些晕晕乎乎的崔知意躺在床上想着楚晏的眼神。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问出那个问题时楚晏似乎在想什么,眼神里带着一丝脆弱。

脆弱?

肯定是错觉,楚晏怎么会脆弱呢?

话是这样,崔知意脑海里依旧不断浮现他那时的表情以及抗拒回答的举动。

她想知道他为什么不成亲,准确来她看上楚晏了。

就在刚刚,在兄长给她介绍周延时,在楚晏夺过她的酒杯时,她突然生出一种妄念。

这些年跟他的相处历历在目,他是护着她的,也顺着她。

今年花神节之时是他们隔了多年后初次碰面,不管是带她入乡随俗穿花衣、戴花簪还是带她去花神庙,都顺着她。

花神庙有很多人,其他人挤不进去,他却带着她去到百年杏花树下。

后来因为赶路马车坏在路上,是他载着她离开那个阴森可怖的密林,怕她害怕还安慰她。

两个多月前她因为和离之事必须回京一趟,知道她准备骑马回去,不仅给她挑了一匹马,还准备了软垫和其他需要东西。

他对她跟对其他姑娘是不一样的,其他人连接近他的机会都没樱

当然她不觉得楚晏是对她好感,大概是因为她跟崔瑜的关系。

不管因为什么,他对她是特殊是事实,只要有这个事实在,她就有机会。

她不能等着别人给她安排婚姻大事,想着自己努力一把。

他不想成亲没关系,她只要确定等他想成亲时第一个看到的是她。

崔知意睁着眼,觉得自己是酒壮权了,连楚晏都敢觊觎。

他是曾经的楚家公子,有刻在骨子里教养和涵养,即便他总是沉默寡言,关键时候却很细心。

她见过的男子不多,在她的认知里楚晏是她能接触的人里面条件最好,人也很好的。

既然都要嫁人,肯定要选最好的。

她想试一试,若是不行,她没有任何损失,可若是行了,解决了婚姻大事不,还嫁给一个她够不上的人。

想到这里崔知意闭上眼休息,欲速则不达,慢慢来。

夏日的蝉叫到了晚上都不安生,崔知意却一点没被打扰,安心睡了过去。

——

宅子里的人多多少少都喝了酒,借着酒劲儿睡得很快。

本来琳琅还想打着崔知意的名号去找崔瑾,让他帮着解决民籍的事儿,结果喝酒喝高兴了,忘了办正事,这会儿睡得正香。

一夜好眠,随着鸡鸣,早起的早起,准备早膳的准备早膳,各自忙着。

崔知意平时不沾酒,多喝了几杯,早上起来还有些后劲儿没过去,直到用过早膳才恢复精神。

早膳之后崔知意就火急火燎去桑山,去看看那里的桑树。

看着已经抽出不少桑叶的桑树,崔知意都觉得意外。

“这里的地就是好,桑树长得真快。”

奶娘:“何止桑树长得快,姐你走了两个多月,不知道这里发生多大的变化,安置院那边已经办起了学堂,已经有不少孩子去学习。”

“屯田屯了好大几块地,因为季节问题眼下不适合种粮,他们就种上其他农作物,因为有士兵在,管理得极好,还有大爷那边负责改善民生之事,正在一点点实施政策。”

主仆俩正着,几位年轻姑娘正朝着这边过来,一看到崔知意回来立马上前。

“崔姐姐!”

几位年轻姑娘极为喜欢崔知意的打扮,对崔知意带来的那些服饰很感兴趣,是最开始支持崔知意在这里种桑树养蚕的。

她们不仅喜欢崔知意带来的服装,还喜欢外面。

以前没少跟崔知意打听在京城的所见所闻,听崔知意回了一趟长安城,这会儿正高兴过来聊了起来。

崔知意跟着她们过去,看看她们学的刺绣。

不得不这里的姑娘都是手艺人,动手能力极强。

这里极少跟外地通商,外面的东西进不来,这里的东西出不去。

导致本地百姓自给自足,像是衣服鞋子之类的都是自家做的,可以这里的姑娘从就能干,学起刺绣来一点就通,一个个都有当绣娘的本事。

看着她们绣出的花样儿,饶是崔知意都觉得意外。

以前在穆家时穿的衣服都极好,尤其是一些穿出去见客的华服,都是厉害绣娘耗时许久绣出来。

那些绣娘都是为高门显贵服务,手艺值千金。

眼下这些姑娘的手艺,即便是去了京城,也能谋得一个不错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