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183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5章 玉门玄征挽长歌

承平三年,仲阳下旬。

道门弟子三万众,会于成都府。

龙虎山嗣汉师张道之,乃临武侯祠而降法旨。

谕曰:“自今始,进讨西域佛国。”

诏旨既出,下闻者莫不震悚。

——《能人异士·稗官野史》

......

由于佛教在西域境内影响过大。

导致三十六国都在其管辖范围内。

也就是,在广袤西域,各国最高领导者,并非是‘王’。

而是受制于须弥雷音寺的‘国师’。

三十六国,总计三十六座国寺庙宇。

每座国寺庙宇内,都有着一位国师。

听从须弥雷音寺‘佛主’的号令。

而距离成都府最近的三十六国之一,名为若羌国。

若羌国境内,有名寺十八座。

其中,国师‘阿那律陀’所在寺庙,名为——不动明王刹。

...

三月初。

张道之亲率三万道门异士,来到玉门关一带。

此时,他正与赵长歌、全真七子等人,矗立于玉门关城头之上。

至于那三万弟子,要么以御剑飞行的方式急速跨过玉门,要么徒步走出城关。

他们第一个目的地,便是若羌国。

站在城头上的众人,此刻,心情都有些沉重。

包括张道之也是如此。

他们谁都清楚,此役过后,将会有很多人永远的留在异域。

有人,张师亲率道门弟子进攻佛国。

这件事,太过于偏执了。

师不该那么做,更不该拿着下道门的传承去开玩笑。

毕竟,各门各派培养出一名异士,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张道之心知肚明,哪怕就在此刻,就在这座城头之上。

站在他身后的那些人里,也有一些,不愿西出玉门,征战佛国。

他抬头看向自头顶划过的一道道惊鸿,似喃喃般开口道:

“诸君是否以为,本师不该挑起这场战火?”

“毕竟,这座下,才只安稳了一甲子而已。”

此话一出,就连赵长歌等人在内,都选择沉默,低头不语。

倒不是她们认为,张道之的决定是错的。

就只是觉得,这个决定,有些太草率了。

杀戮,能止戈吗?

他们并不懂得张道之背后的深意,

“本师,有不得不如此作为的原由。”

所谓的大劫不知何时到来。

眼下,仅有八年左右的光景,便要与妖族开战。

西域佛土与中土神州,并非心连心。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张道之必须要将一切不稳定的,有可能影响人族大局的弊端,统统扼杀在摇篮郑

因此,他必须要伐佛!

杀戮固然无法止戈,但最起码,可以震慑!

哪怕这个震慑,只能换来十年太平!

哪怕世人不理解他,他也无怨无悔。

这是他身为师的职责。

不过,尽管世人都误解他,都不理解他。

赵长歌依然会站在他的身后。

就比如此刻,她向前一步,站在张道之身后,难得柔声开口道:

“这几日,我新编了一首乐府诗。”

“叫做《玉门玄征挽长歌》,你要不要听一听?”

赵长歌人如其名。

不仅人如其歌,歌如。

就连编的曲子,都罕有人及。

当然,不是谁都有资格,能够听她唱曲。

这么多年来,只有老师、张道之、玄虚子等寥寥几人,曾听赵长歌吟唱过一些诗曲。

她的娘亲就喜欢唱曲,所以,给她取名为‘长歌’。

当听到赵长歌的声音后,张道之并未转身回首,而是负手而立。

看着眼前不断出关的道门弟子,心思有些沉重的开口道:

“三万子弟,浩荡出玉门,这时节,当高歌一曲。”

闻言,一身白衣的赵长歌当即莞尔一笑,遂缓缓吟唱,美如的声音传遍整座玉门,

“玉门开,烽火燃,玄衣蔽日掩穹寰。”

“师振臂风云变,万剑龙吟彻九渊。”

“挥拂尘,结道印,降魔敕令震荒边。”

“祭符箓,引雷川,罡风卷袖踏残烟。”

“羌笛呜咽声渐远,黄沙漫卷覆乡关。”

“血染佛幡惊鹫岭,符镇魔窟裂西。”

“三清在上昭吾愿,我道兴隆万万年!”

“万万年!”

“...”

张道之并不知道的是。

在他盘腿坐在武侯祠前的那几日。

这首乐府歌,早已极快的速度,传播在三万道门弟子郑

甚至有人,这是他们西讨佛国的征歌、战歌!

当赵长歌开始吟唱的那一刻。

整整三万名道门弟子,皆是不约而同的附和起来。

他们用着浑厚的声音,将这首歌的高潮推到巅峰,似要告诉这片地,告诉西域佛国。

今日道门...再不让步,再不妥协!

“玉门开,烽火燃...”

“祭符箓、引雷川...”

“三清在上昭吾愿,我道兴隆万万年!“

“我道兴隆万万年!”

“万万年!”

“...”

越来越多的道门弟子,毅然决然的走出玉门,踏上征程。

他们在反复唱着那首战歌。

他们那嘹亮的歌声,似席卷在九云上。

“我道兴隆万万年...!”

他们才不会在乎什么会不会死。

毕竟,道门弟子,几时畏死?

他们灭佛,也并非是要让道门彻底压过佛门。

他们...

只是想出口恶气而已!

这口气,憋在胸间,似已有万万年!

城头之上。

兴许是因玉门关风沙太大,张道之似被迷了双眼,饱含泪光,正喃喃念着‘玉门玄征挽长歌’的最后一句话,

“我道兴隆...万万年!”

玉门关外。

脸上戴着面纱的武当弟子聂妹,在踏出玉门关的那一刻,下意识抬头看去。

她看到了张道之。

只是对方没有看到她而已。

她似是见到张道之的嘴唇微动。

遂嘴角上扬,微微一笑。

而后,她手扶斗笠,一袭青衣,冒着玉门关的风沙,逾行逾远。

同时,与其他道门弟子一般,嘴中念念有词,

“三清在上昭吾愿,我道兴隆万万年!”

能与他并肩作战,此生足以——聂妹。

......

三日后。

由张云逸、阿椿等人率领的三百名道门弟子。

率先来到一座若羌国境内的佛庙——瞿昙日光寺。

他们早已打听到,这座寺庙常年与一些贵族欺压、剥削寻常百姓,间接造下不少杀戮。

即使是要灭佛,但也不能都一棒子打死,有些佛是真佛,要敬,不能灭。

但有一些,杀了,只能算是为民除害。

当宗教与所谓的高种姓、贵族联合在一起,可想而知,黎民百姓的生计,该是何等艰难!

此刻,寺庙大门紧闭。

张云逸上前叩门。

他时常下山斩妖除魔,熟知各地语音。

庙门缓缓打开,有一沙弥见眼前一伙人气势汹汹,当即皱起眉头,双手合十,道:

“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施主,寺自今日起闭寺...”

闭寺?

张云逸念头一动。

看来,西域佛国已经得到消息了。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郑

他看向沙弥,开口笑道:

“和尚,我们并非前来化缘,更不是要礼佛。“

嗯?

沙弥不解,“施主前来是...”

话还没完。

就见张云逸忽而拔出手中长剑,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一剑封喉之后。

他当即踹开寺庙大门。

似在回应已倒地不起的沙弥,又似在告诉庙内众僧,他们的来意,

“奉师法旨,我等前来...”

“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