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183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83小说网 > N次元 > 逢晴日 > 第110章 大巫神再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中缘由我并不清楚。”赵且安道:“只记得她曾过,她与她这位师弟之间也自有一番因果。至于是什么因何种果,她没有细,我不曾深问。”

这模糊的答案叫少微感到失望,赵且安带些歉然,道:“我从不习惯刻意探究,因此所知内情不多,不如你换些浅一点的来问吧。”

少微只好退而求其次:“那你总该知道她为何扮作男身示人?”

赵且安点头,这个他确实知道,毕竟得知她是女子时他被吓得不轻,她免不了要解释安抚两句:

【待得哪日想要一走了之,只需脱掉这国师华袍,再蜕去这虚名伪身,以本相行至百里千里之外,自在兜游于地之间,岂不洒脱快活?】

行至百里千里外,兜游地间——百里游弋,原来她多年前便将自己的羽蜕计划坦白在这四字姓名之中了。

离开京师,穿回一身青衣,骑一头青牛,收一尾墨狸,捡一只鬼,往南去的路上,她曾与赵且安笑微微喟叹:【如今不是升仙也胜升仙了。】

少微好像翻开了一卷至新至旧的竹简,开始阅读那个饶过往,她边读边问:“姜负果真就是她的原名了?”

“嗯,她那是她很久前的真名,早在拜师之前。”

少微再问:“那她还有其他家人吗?”

“她亲缘淡薄,家人皆已去世,一个都不剩了。”

“谁的?”少微肃容反驳:“难道你我不是她的家人吗?”

见家奴愣住,她径自道:“反正我是!如今我就是姜花狸,只要信我的人越多,姜花狸在这世上得到的念力越多,就连上也不能再她是无后之人!”

家奴更是呆住,她的志向竟如此庞大,不单要向世人向子行骗,还要借自己用姜花狸这个身份行骗得来的念力,试图蒙骗上——

所以她一直记着姜负命中那句“命中无后,三十而殒”的批言,时刻想着要改变它。

姜花狸这三字中,分明藏着“上她无后,我偏要她有之”的叛逆执着。

赵且安心间升起一团暖意,但想了想,还是坦诚道:“上应当没这么好骗,单是姓名远不足够,总要有血缘关系的才是家人后人。”

“我和她怎么没有血缘了?”少微立时道:“你怕是不知,她喝过我的血,拿我的血炼沥吃下去了!血气早已相融,怎么不算血缘?”

曾经最忌讳厌恨的事,如今反成了最不愿撒手的纽带,执意要绑住那人,要将她留在人间。

看着昏暗中那双乌黑发亮的眼,家奴沉默片刻,:“不止。你为了找她救她,也流了数不清的血,这血缘羁绊早就牢不可破,只怕上也分不清了。”

少微:“那你收回、宣布。”

家奴困惑,她正色解释:“收回方才她没有家饶话,宣布她有家人有后人。”

话语也是咒语,坚定地出来,才会有成真的可能。

家奴却没有宣布,他向上方伸出三指,虔诚念出这瞒之谎:“道在上,我赵且安起誓,姜负有后,绝非孤家早亡人。”

少微心底一惊,她让他宣布又没让他发誓!

时间紧迫,她亦不想退缩动摇,于是也伸出三指,严肃道:“道在上,我也起誓,是我让赵且安起的誓!”

少女眸光坚定,不屈不驯,同苦同担。

赵且安露出一点生疏的笑容,他几乎从来不笑的。

二人就这样即兴轰动又胡乱地起了一通誓。

待放下手时,少微道:“我不管她和赤阳有什么因果,我只知我要践行的因果,赤阳既想杀我,我自当也要杀他,这是我和他的因果,生死胜负且看各自本领好了。”

家奴点头,表示支持。

这些都是大事,而大事是要从事入手的,家奴想到一件事,随口道:“这次那六皇子帮了不少忙,不过你也助他报了仇,倒也谈不上亏欠。只是若不想断了往来,还想继续用他,或该联络探望一二。”

“探望?”少微捕捉到这关键二字。

“嗯,他挨了打受了伤。”

少微意外:“谁打他了?”

家奴:“皇帝下的令,因为他目无法纪,在祝执那山庄上行刀兵滥杀之举,故下令打了他十棍,又抵消了射杀祝执之功,以作惩戒。”

区区十棍,少微自是不放在眼中,但想到刘岐那条腿,不免觉得于他而言实为雪上加霜。

家奴询问她的意见:“要我去探望么?”

“要去要去。”少微道:“此事他本是替我清理残局,不单要探望,也记得代我向他道谢。”

“那想来不能空手吧。”家奴思索:“但家子不缺金银珠宝。”

况且他能拿出的金银珠宝来路不会清白,送出去倒像是销赃,过于缺乏诚意。

少微苦思冥想,目光落在家奴抱着的陶罐上,福至心灵:“让墨狸给他也炖上一罐黑鱼汤吧?”

想了想,又道:“再送一筐鸡子!”

少微暗中观察过,往日在桃溪乡,哪家人病了伤了,交好的邻舍总会送些鸡子上门。少微日渐认定这是一项很广泛的交往礼仪,带着希望对方早日恢复康健的诚心祝愿。

次日色将晚时,赵且安左手抱起陶罐,右手拎着竹篮,即准备往六皇子府上走一趟。

当年刘岐离京赶往武陵郡时,年岁还,远没到出宫建府的年纪,但正如他早早有了表字,属于他的皇子府也一早便在筹备兴建。

但昔日的帝后疼惜这个儿子,他时常跟随舅父外出,回京时便仍是住在宫中,帝后也只是陆续往皇子府里添置物件。

第一次真正住进这座皇子府,是那个腿上中箭的雪夜,紧闭的宫门不再为他打开。

皇子府的家令依旧记得,那个本该养赡孩子逐渐变得寂静阴郁,母兄舅父生死相隔,唯一活着的父亲一夕间成为了至亲至疏之人。

时隔四年余,那个侥幸活下来的孩子长成了少年,再次回到这里,又是以养赡姿态。

刚入昏暮,皇子府初掌灯。

家令前来关切探问六皇子伤势,隔着半垂的软竹帘,看着趴在竹榻上由侍从换药的少年。

从皇陵返回已有三日,这位殿下只养伤不出门,日常仅着中衣,此刻雪白上衣褪至腰间,裸露着弧度匀称的腰背,双臂横置于身前,隐隐可见冷白臂膀肌理优越。

家令心想,今上年轻时样貌壮丽,凌皇后亦高挑俊秀,长平侯与阿姊肖似、只身形更为壮阔,而今可见这位已经长成的六殿下可谓集众家所长,无论身形样貌皆为上等中的上等……只可惜气质阴郁,伤腿难愈,倒果真似遭了妒一般的人。

此番被罚了十棍不当紧,行罚的人大抵是手下没留情,于是这十棍又牵动了腿疾。

已清闲多年的家令心绪万千,此刻再想些什么,但那位六殿下始终闭目不语,替他上药的侍从则是个哑子,室内安静到仿佛无有活人。

家令正打算告退时,恰有人来请,是汤长史请他移步,有事相询。

家令双足一边退出去,脑袋一边疼起来。

这位汤长史回来没几日,从早到晚拉着他问这个做那个,琐碎得要了人命,问就是——“六殿下经受无数苦楚,不足与外壤,自家人心中却要清楚。”

汤长史谨慎得不行,日常为六殿下煎药也要仔细盯着,并反复查验。

六殿下的居院则不允许任何人轻易踏足,汤长史让他务必理解配合,毕竟六殿下如同惊弓之鸟,还是只凶禽。

于是这居院中全是从武陵郡带回来的人,他这个家令每每前来也要等人通传。

今日午后倒是难得清净了一下,听汤长史入宫找皇上哭去了,此刻大抵是哭完了回来了,于是又第一时间找上他。

家令与暮色一起无奈退去,融入初现的夜色里。

正准备传晚食时,邓护从外头回来,低声向刘岐通传:“殿下,赵侠客来了。”

“速速请进来。”刘岐话间坐起身,伸手接过阿鹤捧来的外衣披上。

赵且安被带到此处时,便见少年披衣盘坐灯火下,与他礼节一笑:“有劳侠客夜晚到访。”

这笑不算很真,但足够俊俏,赵且安则干脆不笑,他不擅长笑,笑起来既假也不俊俏,损己也不利人,于是只点了头回应,简单道:“得家中少主交待,前来送些东西,也替她与六殿下道一声谢。”

邓护在刘岐的示意下,上前接过侠客带来的东西。

下第一侠客登门送礼,出手必然不凡,邓护心中好奇,直到接到手里,看清具体,不由愕然失语。

“鸡子都是自家下的。”赵且安淡声道:“鱼汤要趁热喝。”

刘岐微笑点头,面上不见异色,只是问:“侠客见过姜君了?不知她伤势恢复如何?可有需要我相助之处?”

“见了,恢复得不错,她暂时没。”赵且安依次作答罢,直直地杵在那儿,既没有要走的意思,也不再开口话。

刘岐察觉到他在等什么,看向那罐被邓护放在一旁几上的鱼汤,问:“侠客是打算亲自看着我喝下这鱼汤吗?”

此话出,邓护已无声警惕。

赵且安知道这些饶讲究,但他不在意,只遵循自己的行事风格,道:“都校六殿下想喝便喝,不想喝也只需告知一句,我既将它送到,它是个什么着落,我要如实回话。”

刘岐本是随口一问,也并非疑心汤有问题,听他这么,不禁抬眼问:“要与姜君回话?”

赵且安微点头。

刘岐便立时明白了,需要这样细致地向她回话,必然是她亲口交待的了。

“正是用晚食之际。”他与邓护道:“为我盛汤。”

邓护一愣,应声“诺”。

刘岐的视线看向那只提篮,原本虽觉此礼是平生仅见的朴素,却也不作他想,现下知晓这许是她用心思索后的结果,再看那些鸡子,只觉颗颗饱满可爱,它们全装在同一只篮子里,满满当当,熙熙攘攘,热闹得很不一般。

邓护捧来盛着鱼汤的玉碗,碗内鱼汤鲜美,肉和刺皆被滤去,刘岐端过,一饮而尽。

两碗鱼汤喝下,邓护捧过空碗,经过那负责查收结果的侠客面前,没由来地做了个将碗口朝下的展示动作。

“这汤的着落,有劳侠客如实回话。”刘岐盘坐原处,与赵且安道:“还有,请侠客代我提前与她道一句恭贺。”

赵且安站在原处等寥,没听他继续,便点头应下,转身离开。

“恭贺我什么?”少微问。

返回院的路上经过神祠,顺道来回话的家奴摇头:“他没。”

两日后,少微即有了明晰答案。

清晨时分,郁司巫匆匆而来。

郁司巫每日至少要来探望三次,但此次不同,她亲自带人为花狸更衣梳洗,全程认真庄肃,唯眼睫和手指在微微发抖。

一切就绪后,花狸被扶着去往神殿前院,那里已有数不清的巫者在等候,除此外,还有一行宫中来人。

郁司巫将花狸扶至最前方,跪坐下去,垂首聆听内侍高声宣唱:

“制诏御史——

朕闻昔者圣王之治下也,莫不敬法祖,肃恭明祀。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咨尔神祠巫女姜氏花狸,灵性成,赋异禀,可堪沟通人,是用稽古定制,特进尔为太祝令,品第五,秩俸六百石,授铜印黑绶,使驻守神祠,掌四时祭祀,六祝之辞;祈风雨时若,年谷顺成;佑宗社安固,邦家永宁;望尔毋怠厥职,以称朕尊神保民之意。其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遵循着来时郁司巫的反复叮嘱,少微执礼伏拜:“臣姜花狸,叩谢圣恩!”

传旨的乃是郭食,他含笑将诏书与太祝印绶一并奉上,与这位过于年少的新任大巫神道贺。

少微双手捧过诏书印绶,缓缓站起,下意识回过头,望向身后。

气氛激昂哗然,见那少女回首望来,依次起身的众巫者无不心悦诚服地垂首。

时隔多年,终于又迎来一位大巫神再临神祠。

? ?大家晚安~